2020-01-27 |
提及清朝时期通用的货币——银锭,想必大多人都是通过看电视才了解到的。而对于喜欢收藏古物的人来说,这类物品不仅值钱稀有,还可以成为久经不衰的珍藏品呢!不过在当下这个时局动荡的市场,银价也在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大幅度的调动,那么白银每克价格是多少?银锭的价值是按件来计算还是按两计算的呢?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银锭是中国古代的货币,即熔铸成锭的白银,重量不等,因此以“两”为主要的重量单位,所以又称之为银两。始于汉代,其后各代皆有铸造,但流通不广,银锭至明代才盛行,但不是国家法定的银锭货币,直到清朝,才开始作为主要的货币流通。以上就是简要的为大家介绍了银锭的历史,关于现阶段白银每克价格是多少,我们接着往下看。
1、白银每克价格——银锭发展历史
是难得一见旳罕有珍品,是全球收藏家必争的瑰宝,现有一枚收藏于国立历史博物馆.具极高收藏价值,有很大的升值潜力空间,非常珍罕难求。
“清代湖北“宜昌关光绪二十一年正义官银号匠洪顺”五十两银锭,重1858克,原始黄色包浆,造型舒展,文字规整,早期湖北常关铸锭,清代海关铸锭发现不多,以湖北尤甚,“宜昌关”目前仅见图录记载,历年拍卖未见实物,实属罕见之物,极珍贵。
2、白银每克价格——清代银锭的特点
清代实行的银钱平行本位制度,规定制钱一千文是一两银。银两是法定通货,不仅民间交易收藏用它,官府收纳地丁捐税也用它,因此形成银两制度。明代“徽记万历二十七年都水司正银值百两正—万历二十七年月日武冈州知州应祯史何渠记”一百两银锭,重3680g,此锭为明代官锭的典型形制,共三十七个铭文,刻画清晰,风格朴实,表述完整。都水司属工部管辖,掌管河渠航道,道路桥梁等事务,武冈州即今湖南武冈县,知州为官员名称。此锭为明代税锭的重要实物,对明代税制的研究具有极高的史料参考价值。
明代银锭重量有五两、十两、二十两和五十两等,一百两银锭未有发现,此百两官锭为目前仅见,极为珍罕,是极品。此为方形船形银锭,锭底平整,两翼皆薄,锭面光滑,小型气孔与黑色硫化物遍布。此物色泽温润光亮,形体饱满,保存良好。
3、白银每克价格——银锭当下的局势
近两年明清银锭价格的火速上浮,吸引了一大批投资者和收藏者,也造成了银锭价格的极速飞涨。拍卖市场上一鸣惊人的清代“湖北省造光绪元宝”五十两银锭以30.6万成交,再次肯定了银锭“不差钱”的潜在价值。2007秋季“古钱金银锭”专场拍卖上,明代“永乐六年银作局”五十两银锭以156.8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,创下了银锭拍卖的最高纪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