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5-01 |
今年的五一假期,城市街道上的人流依然熙攘,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,人们的购物袋明显变少了。餐厅里虽座无虚席,点单却变得谨慎;商场促销广告依旧醒目,却难以激起往日的消费热情。这一现象并非偶然,而是当下中国经济转型期的一个生动缩影——曾经被视为消费狂欢的"黄金周",正在失去它耀眼的"黄金"光泽。
回望过去二十年的五一假期,几乎就是一部中国消费主义的演进史。1999年"黄金周"制度确立之初,刚刚富裕起来的中国人以近乎报复性的消费热情拥抱这一假期。商场收银台前排起长龙,旅游景点人满为患,餐饮娱乐行业赚得盆满钵满。那些年的五一,不仅是日历上的红色标记,更是商家翘首以盼的销售旺季,是衡量国民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。然而时移世易,今天的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和诱人的促销,却普遍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克制与犹豫。
这种消费意愿的减退背后,是多重压力交织形成的生存困境。房价虽有所调控,但依然居高不下,掏空了至少六个钱包;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刚性支出如影随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