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5-04 |
楼下包子铺王姐最近多了个副业——每天中午帮小区宝妈接孩子放学,一次收20块。“现在年轻人忙,老人好多不在身边,我反正退休了没事干,顺路的事儿。” 她边揉面边说,蒸汽扑在脸上,笑得皱纹里都是烟火气。这两年,像王姐这样在零工市场里找机会的人越来越多,人口变了,饭碗也跟着变了,关键得看懂里头的门道。
老人越来越多,“小老人”能赚“老老人”的钱
我隔壁张叔,62岁,退休前是中学老师,现在每周去三次社区教老人用手机。“一开始教大家发微信、拍照片,后来发现好多人想在抖音上卖老家的土特产。” 他说,现在自己带了个10人的小团队,帮农村老人拍短视频、开网店,一单收500块,上个月赚了8000多。
中国60岁以上的人有3.1亿,其中像张叔这样55-65岁的“小老人”有1亿多。他们身体还行,又有时间,缺的是和年轻人打交道的技能。你要是会摆弄智能手机、会拍视频,随便在小区里支个摊,教老人用美团买菜、在拼多多拼单,一小时收30元,比坐办公室轻松。苏州有个“银发零工驿站”,政府还给补贴,帮你对接客户,这不比等着发退休金强?
年轻人花钱买“感觉”,小众服务能赚巧钱
表弟大学毕业后没找工作,在B站做“助眠视频”博主。一开始我觉得他不务正业,后来发现他靠卖白噪音音频、定制助眠故事,月入1万多。“现在年轻人压力大,睡不着的人多,有人喜欢听雨声,有人喜欢听翻书声,越小众越有人买单。” 他说,现在还接了宠物陪玩的活,帮出差的人上门喂猫、遛狗,一次收100元,比上班自由。
Z世代花钱跟咱们不一样,他们愿意为“感觉”买单。你要是会化妆,能去漫展帮人cos动漫角色;会打游戏,能当陪练;甚至会聊天,都能在APP上做“情绪树洞”,一小时收80块。成都有个95后姑娘,专门帮人策划“宠物生日派对”,布置场地、拍视频,一场收1000块,忙不过来的时候还雇人,这钱赚得巧不巧?
县城机会不比城里少,老家才是“聚宝盆”
前几天刷到老家cousin的抖音,她在河南农村直播卖山药。“大城市卷不动,回来发现地里的宝贝没人知道。” 她每天早上挖山药,中午直播讲解怎么分辨真假铁棍山药,晚上打包发货,一个月能卖10万块。拼多多、抖音这些平台现在猛推农产品,政府还给流量扶持,老家的土特产、手工艺品,只要你会拍会说,不愁卖。
县城房租低,生活成本小,快递还能上门收件。浙江诸暨有个大姐,在家直播卖珍珠,自己穿珠子做首饰,一条项链成本20块,直播间卖50块,每天能卖200条。她说,比在杭州工厂打工强多了,还能照顾孩子。现在县域电商越来越火,你要是懂点剪辑、会搞点促销活动,回老家创业不比挤地铁香?
想赚零工的钱,先把自己“变成”一门生意
小区门口修鞋的李师傅,最近在摊位上贴了个二维码,扫码能加他微信,预约上门修鞋、洗包。“现在年轻人懒得出门,我多走两步路,一单多收10块上门费。” 他说,微信里已经有300多个客户,每月多赚2000块。
其实赚零工的钱没那么复杂,关键是让别人知道你能干嘛,还得让别人方便找到你。你会开车,可以跑滴滴、送货;会做饭,可以接家庭聚餐的私厨单;会写文章,能帮小商家写公众号。现在手机上有一堆APP,美团众包、抖音接单、闲鱼卖手作,把自己的技能、时间明码标价,别怕麻烦,从小单开始接,口碑做起来了,客户自然多。
但也得留个心眼,比如送外卖要注意安全,线上接单别轻易交押金,赚了钱记得存点备用金。政策现在也支持,好多地方给零工人员交社保补贴,多去社区问问,别错过了实惠。
零工不稳定?不,这就是过日子
王姐昨天跟我说,她打算把接孩子的业务扩大,再找两个退休的姐妹,一起帮双职工家庭接送孩子、辅导作业。“反正闲着也是闲着,赚点钱买点好衣服,比打麻将强。” 她笑得眯起眼,手上的包子褶捏得飞快。
零工经济说白了就是“自己找饭吃”,人口变了,需求变了,只要你肯看、肯动,机会就在身边。别听那些花里胡哨的词,把自己的本事亮出来,把客户服务好,钱就会来找你。就像王姐说的:“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,怕啥变化?变了才有新活路。”